浩然正气
当前位置: 首页>>浩然正气>>正文
浩然正气

论浩然正“气”的来源

2012年11月09日 00:00   admin   来源:纪委、监察处    点击:[]


纵观古今,无数仁人志士、英雄豪杰、士子才俊以正气、正义、正直舍生取义保疆卫国、造福民众,推动了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。宋代有因执法严明、公正无私、为民请命、清正廉洁而被百姓誉为“包青天”的包拯,为解民之苦,安邦兴国做出了积极贡献;明代有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,痛剿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,他以浩然正气和非凡的抱负保卫了国土边疆……


孟子曰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。”文天祥写下了正气磅礴的《正气歌》,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感悟:“万事民为先”,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、胡锦涛也先后强调过领导干部要讲正义讲正气,要有正义感。浩然正“气”,是为人的底气,也是为官的底气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。那么,这种“气”源于啥?笔者认为,主要有“读书、干事和自省”。


首先,源于“读书”。古人云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可见

读书能养气。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赫尔岑曾说:“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,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。”读书是开阔眼界、提升品位的重要途径。读一本好书,就像与高尚的人交流,于潜移默化中获教益,养正气;读一本坏书,则会滋生出邪气、浊气、暮气。善学者是学而有思,学以养性,学以立德,学以明志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当学习的表率,常读好书,善于读书,用正确的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武装自己,养吾浩然正“气”。


其次,源于“干事”。浩然正“气”既存在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,也彰显于为亿万人民群众的服务工作中。养浩然正“气”,是离不开工作生活的。古今有浩然正气者,皆为心系百姓者。不实践,不为人民服务,脱离群众而谈气节,最多不过是自命清高的迂腐而已。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胜利,在实现民族振兴、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,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。共产党人的浩然正“气”,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浩然正“气”,只有全心身投入到贯彻中央精神,促进科学发展,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中,才能正其身,养吾浩然正“气”。


最后,源于“自省”。自省才能自知、自正。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常常自我反省,自我修正。反省自己在人格修养、能力锤炼、生活作风、奉献索取等方面的不足之处,才能完善自我,日益精进。对自己的物质生活、政治待遇要“知足”,对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工作的精益求精上,要 “知不足”。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常常反省自己,持之以恒,才能保持清醒头脑,坚定意志,端正自身,抵御各种歪风邪气,才能树立共产党人的浩然正“气”之良好形象。



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