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古今,无数仁人志士、英雄豪杰、士子才俊以正气、正义、正直舍生取义保疆卫国、造福民众,推动了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。宋代有因执法严明、公正无私、为民请命、清正廉洁而被百姓誉为“包青天”的包拯,为解民之苦,安邦兴国做出了积极贡献;明代有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,痛剿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,他以浩然正气和非凡的抱负保卫了国土边疆……
孟子曰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。”文天祥写下了正气磅礴的《正气歌》,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感悟:“万事民为先”,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、胡锦涛也先后强调过领导干部要讲正义讲正气,要有正义感。浩然正“气”,是为人的底气,也是为官的底气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。那么,这种“气”源于啥?笔者认为,主要有“读书、干事和自省”。
首先,源于“读书”。古人云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可见 |